学生党支部发展对象赴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——赓续红色血脉,凝聚青春担当

发布时间:2025-05-15来源:浏览次数:10

新闻网讯(通讯员 沈易佳)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激励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,5月10日,商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23级发展对象走进武汉革命博物馆,开展“追寻红色足迹,传承革命精神”主题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以沉浸式学习为主线,依次探访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、毛泽东旧居、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四大红色场馆,通过“学、思、悟、行”四维联动,打造了一堂生动的“行走党课”。

第一站: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——历史的抉择与回响  

踏入中共五大会址,时光仿佛倒流至1927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。纪念馆内,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、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文物,无声讲述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低潮时期的艰难探索。支部成员坐在《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旧址》讲堂中,聆听讲解员讲述会议背后的故事:“五大首次提出‘土地革命’纲领,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。”发展对象陈语琴感慨道:“在这里,我深刻感受到党在危急关头的智慧和勇气,这激励我们要在新时代勇担使命。”

第二站:毛泽东旧居——领袖风范,薪火相传  

穿过青石小巷,毛泽东旧居的简朴陈设令人肃然起敬。书桌上泛黄的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手稿、墙角的老式煤油灯,无声诉说着革命领袖在武汉的峥嵘岁月。讲解员现场讲述:“毛主席在此撰写了多篇重要著作,为农民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。”发展对象任慧娴抚摸着斑驳的砖墙说:“老一辈革命家‘心怀天下、艰苦朴素’的精神,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。”

第三站: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——星火燎原,扎根人民  

“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”——讲习所旧址的标语赫然在目。馆内陈列的农运教材、学员笔记,还原了当年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火热场景。支部成员聆听讲解员的解说:“讲习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缩影。从农运精神到乡村振兴,红色基因始终是发展的动力源泉。”发展对象杜梦瑶在心得本上写道:“从农运精神到乡村振兴,红色基因始终是发展的动力源泉。”

第四站: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——首义精神,永续传承  

走进“红楼”,辛亥革命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。起义军使用的枪支、孙中山先生的亲笔信函,带领大家重回那个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壮烈年代。首义精神告诉我们,革新需要勇气,更需要信仰我们要以史为鉴,开拓创新。

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,一次涤荡心灵的旅程。商学院学生党支部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,以信仰点亮青春征程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!


(审核:刘文韬)